玉衡姐姐带着礼部的人,出使西鲜卑。
    助苏日娜登上女王之位,完成与西贤王的旧年之约。
    而,也是这段时间。
    皇祖母感染了一次风寒之后,身体便越来越不好了......
    每次随父皇去探望她老人家,她总是眼眶发红地看着父皇。
    我很不能理解。
    我虽年纪小,但也不是什么都不知道。
    皇祖母偏心皇叔,不喜欢父皇,我知道。
    母后没法生育那些年,皇祖母逼着父皇要雨露均沾,丰盈子嗣,我也知道。
    包括,我出生以后,也还能不时听到此类言论......
    父皇也很是头疼。
    他不止一次向母后哭诉,他又不是配种的公猪。
    每天不是被大臣逼着开枝散叶,就是被皇祖母逼迫。
    而我,因此对自己生命的重要性,又有了新的认知。
    但很快的,我对生命逝去的悲痛,也有了新的认知......
    政和四年,冬。
    皇祖母走了。
    只是在她走之前,却吐露了藏在心中二十多年的秘密。
    那天,正好是我陪着父皇去看望皇祖母。
    皇祖母坦白了一切,当年,是她给皇祖父和季太妃下了药,为的就是季家兵权。
    之后,假装不喜欢父皇,让其在季太妃膝下长大。
    再之后,父皇遇刺,被母后英雄救美......也同样是皇祖母的安排。
    她说,她从未讨厌过父皇。
    她说,父母之爱子,则计谋深远。
    她问,父皇能不能原谅她?
    父皇什么也没说,只是那日夜里,他喝了很多很多酒。
    我知道,父皇心里是难受的。
    他曾不止一次将我抱在膝头,笑着讲述如何与母后结识相爱,携手共度风雨。
    而今得知,一切都是皇祖母谋划来的,父皇又怎会不难受呢?
    后来,我只听说皇叔去劝父皇的时候,两人打了一架。
    不对,是皇叔单方面被打。
    至于父皇有没有原谅皇祖母,我不知道......
    政和七年的时候,我已经十四岁了。
    唉,不得不说,来月事真的很烦人。
    尤其是,我以男子之身示众,还得束胸。
    我对玉衡姐姐的佩服,不由又更上了好几层楼。
    她真是太厉害了,能在忍受如此痛苦之下,依旧将各公务处理妥当,实属吾辈之楷模。
    也正因此,父皇开年不久之后,就传位于我。
    顺便将我原本的身份,公之于众。
    不必多说是何种的混乱。
    我还亲眼见着一个四十多岁的人,哭着喊着要将自己过继给父皇做儿子。
    可彼时,父皇也才天命之年啊......
    就算真要过继,我也还有不少堂兄堂弟,何轮得到他?
    结果显而易见,不同意的都去地府报到。
    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父皇和母后在解决完动乱后,直接拎包跑路,游山玩水去了......
    当皇帝真的很累,好在我有玉衡姐姐。
    又一次年底万国商会,磐启国再没有人前来。
    因为,磐启国和天竺国打起来了。
    起因是一条神河的归属权,两国积怨多年,打起来也不足为奇。
    直到我去兵部,看到玉衡姐姐以前制定的对外扩张计划书。
    才知道,原来这也在她计划中的一环......
    先是派人假装天竺人,抢劫磐启国的货船。
    而后又派人假扮磐启人,抢劫回去。
    逢年过节的,不时给两国煽风点火。
    两国以前本就有摩擦,玉衡姐姐又火上浇油的,不打起来才怪了......
    于是,大梁坐观山虎斗。
    等磐启国快被打趴下的时候,大梁出兵了!
    大梁打天竺,简直就是手到擒来。
    只可惜磐启国皇室,被天竺人屠戮干净,无人能以继位。
    无奈,大梁只好在磐启国民众的请求下,将他们也一起纳入大梁版图。
    虽在万国商会多年作用下,周边国家也皆以大梁文化为荣。
    但很快,礼部也迎来了新的问题。
    这按理来说,历史上磐启国也出过女帝,且不止一个。
    可其国内女子地位,和隔壁天竺半斤八两,甚至更有不如之处。
    唉,怎么说呢,不愧他俩是邻居吧......
    哪怕战后,礼部官吏对他们进行一一教化。
    可有的东西,根深蒂固,已经成为他们灵魂深处的烙印。
    被教化,也只是表面的功夫。
    毕竟,大梁有钱、有粮、有更好的工业教育医疗。
    除被送去本州挖矿的大傻子,能接受教化的,大多也懂权衡利弊。
    也正因如此,第一批结课的人,伪装得很乖顺。
    结果到了给他们分配的地方,生活大半年后,又开始传播他们那老一套的思想。
    譬如:女子来月事,被他们说成是脏的,龌龊的。
    要将家中来月事的女子,赶出家门,或让其睡牛棚。
    如此,可避免家中男子,被不好的事缠身......
    促使一部分傻子家庭,也跟着有样学样。
    我很气愤,但我是一国之君,又不能表现得太过明显。
    恰巧那时,朝中也缺人手。
    我提议选正儿八经的女官入朝,被一些臭酸儒否了。
    于是,我和玉衡姐姐商议后,决定将计就计,顺水推舟!
    我在天竺人中,选了个还算比较有才识的人,对他委以重任。
    一年时间,他从寂寂无名的异族小卒,摇身一变,成为大梁的四品大员。
    他的亲戚,我也给安排了些不太重要的岗位。
    虽不是什么实质性的官位,但也着实令京中的臭酸儒眼红牙酸。
    多番谏言,我都假装对异族人格外的宠信,让他们不必多言!
    就在这时,玉衡姐姐又出一计,将水搅得更浑。
    那些家中女儿优秀的,本就老大不乐意。
    原本,自家女儿是有机会做官的,说不定还能得到我的重用。
    现在好了,别说女儿入不了。
    便是儿子入了,也不一定能得到我的重用。
    他们互相攻击,最后酸儒派系惨败让步。
    我恰合时宜的幡然醒悟,且‘意外发现’那天竺人,竟‘意图复国!’
    之后,自不必多说。
    那些已经教化的大傻子,也全都抓去本州挖矿。
    而我大梁女子,凡有才之辈,皆可参加明经科举。
    入朝为官,不再局限于算官一职。
    此举,对诗书簪缨之族为大利。
    多代人的底蕴摆在那,他们家的女儿,自比平民女子受到的教育好太多。
    但没关系,万事开头难。
    既已开头,后面的一切便也顺理成章。
    不得不说,本州的矿是真多。
    工部还在江户本岛发现一条银矿,少说可以挖几百年。
    嘿嘿,真不错......
    我知道有大臣在背后蛐蛐,他们说我和玉衡姐姐越来越像了,不愧是师徒俩。
    那不然呢?徒弟不像师父,像他不成?
    再说了,大梁有钱,凡大梁臣民皆可得利,便是当土匪又有何不可?
    在政和十二年。
    我下令拔除全国各地的弃婴塔,兴建慈幼局。
    若谁家生了女儿不想养的,尽可送去慈幼局,由朝廷抚养成人。
    而私自溺毙婴孩之家,经人举报,核实后皆有重罚!
    反之,举报人则会得到一笔不少的奖钱。
    在此政令颁发后的一年中,各地的慈幼局,收到很多被弃养的女婴......
    还有许多人,做着朝廷白给他们养女儿,等长大成人再强行认回去的春秋美梦。
    玉衡姐姐对此政策,又打了个补丁。
    那些被放弃的婴孩,不会在当地长大。
    而是各州无规则交换,改名换姓。
    大梁啊,早就不是当初那个大梁了。
    大梁之大,有的人此生见一面,便再无第二次的可能。
    又一年过去。
    就在大梁出兵,收复扬州东南方向,一座名为台州的海岛时。
    我那游山玩水的父皇母后,带回了好些个金发碧眼的异族人......
    他们的肤色很白很白,比玉衡姐姐的肤色,还要白得多。
    他们听不懂大梁话,我们也听不懂他们说的话。
    不过,肢体语言都是通用的。
    他们说,他们来自天竺的更西边。
    几年前,他们意外得到大梁的一批丝绸茶叶,便惊为天人。
    遂,想亲自来大梁看看。
    怎料,在海上迷了路,还好被父皇母后的船队及时发现拯救。
    说,是如此说。
    可人心隔肚皮,他们到底打的什么算盘,谁知道呢?
    不过,我和玉衡姐姐相视一笑,一切正中下怀也。
    我命父皇的寻仙使者,整理出大洋洲的资料,结合金发碧眼的异族人。
    告知众民,人外有人,山外有山。
    而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异族人和大洋洲存在的消息,对不少喜欢窝里斗的官员,可谓是冲击不小。
    后来,虽有时也还是会窝里斗,但窝里斗的原因,却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有人主张派船出海,见异族灭一族,天上天下,唯大梁族独尊!
    也有人主张,将异族人都抓为俘虏,为大梁所用......
    总之,知天地之大,江河之宽,都有了不少危机感。
    不得不说,这人啊,还是忙点儿好。
    管他们要发展工业也好,商业也罢,省得一天天的给我找事。
    而在政和十五年,我同父皇一样带着文武百官,至泰山封禅。
    我,楚政。
    是大梁史上,第一个泰山封禅的女帝。
    但,绝不会是最后一个。
    因为我有着最坚实的后盾,最好的老师,最好的伙伴。
    同心同德,志同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