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小时后,侦察机突然掉头向北。
刘晓增才松下来了一口气,活动快僵了的腿脚,邢骁霏却轻轻咦了一声:“那边好像不对。”
刘团长心中又是一紧,赶紧从皮盒子中掏出望远镜,顺着飞机的方向看过去。
只见远方数公里外,有大队的骑兵在雪地奔驰,想必一定是绕远袭击飞机场或伪蒙军政办的孙长胜骑兵师部队。
他心里顿时产生了一些不安,这场袭击是一再强调保密保密的奇袭,此时却遇上了日军侦察机。
一来还不清楚日机盘旋这么久,是不是已经发现了他们补一团,二来,现在敌人飞机很可能已经发现了友军骑兵。
趁还夕阳有一点光,他拿出复写纸印的地图,又仔细最后看了一遍,百灵庙环山绕水,9个山口道路平坦,都可以通过汽车,但只有他们要进攻的西边,西南方向山势比较峻峭,而且庙宇周围70-80里范围都没有村庄,全是茫茫雪原。
只能前进了!事到如今,开弓已经没有回头箭,只有让自己不要去想这些,命令部队加快前进。
天,很快就黑透了。
刘团长明白,现在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在11点前赶到山口,先于主攻团发起攻击,但对这里地面不熟,黑了就更抓瞎,现在只能是整个团跟着一营,一营又由向导带着向前进。
他心里开始有些紧,不停地问团部的向导,还有多远还有多远。
向导虽然不耐烦,但是在刘长官面前只能老老实实的,有问必答,毕竟这趟出来,赚得钱也不少。
正走着,前面的一营来了一个通讯员,向刘晓增报告,一营已经到达了西南山口。
刘晓增终于长长地松了口气,看看手表,距离预定的进攻发起时间11点,还有约摸二十分钟。够了!
不一会儿,队伍赶到山口,到了山口,就意味着距离百灵庙的中心还有十公里,只要顺着山口冲进去,就可以直达百灵庙。
为保险起见,刘晓增让七个向导分别对地形做了识别,得到差不多一致的回答后,刘团长便将他们全部放回。
邢骁霏在旁边看得也是暗自佩服,这位刘团长带兵,心思真是细致。
这时,刘晓增发出战斗命令,全团按照事先演练的“展开”科目,排列阵形。
借着地面白雪的反光,一营在左,三营在右,二营和团部在后,三个营呈一个明显的倒“品”字形排列,排成一个宽约2公里和纵深约1公里的阵形。
补一团的战士们纷纷从肩上将枪放下操枪在手,他们大多是新兵,邢骁霏从他们沉重的呼吸和僵硬的持枪姿势中都能感受到他们的紧张,他自己都跟着有点紧张起来。
为了防止新兵误扣动扳机,刘晓增命令,所有使用晋造六五式步枪的,将机尾保险关闭。
班长都是有经验老兵,他们不用六五式,而是操着晋造汤姆逊,一边不停地缓解自己战士的紧张情绪,一边不断重复提醒他们各种注意事项。
不过刘团长知道,这时说的任何话,都对这些新战士都起不了太大作用,唯有胜利,胜利才能让他们成为有自信的老兵。
他不断看着手表,时间一分一分地过去,当时针指正在11点位置,刘晓增向身边的传令兵发出命令:“发信号弹。”
那边早已准备了一具掷弹筒,找好了发射高地,听到刘团长命令,一下就连续发射了三颗绿色信号弹。
掷弹筒发射榴弹和手榴弹的距离可达六到七百米,此时发射更轻的信号弹,更高更远,一直冲上了遥遥的高空,
信号弹闪着耀眼的绿光,划出了三道绿色的圆弧再缓慢掉落下来,在空旷的草原上,显得特别抢眼。
“收复百灵庙的战役,正式打响了!”邢骁霏紧捏了一下手上的勃朗宁枪柄。
可能是太冷了,手上并没有汗。
……
信号弹一出,就是命令!
一营和三营开始向前进军,二营在中间紧跟在后,全团战士按列好的阵势向前整齐运动,他们的军鞋踩在雪地上,发出“嚓嚓嚓嚓”的声音。
进入战斗的刘团长,自己也端着一支晋造汤姆逊冲锋枪,一边前进一边观察,两只耳朵搜索着任何异样的声音,但除了脚踩雪地的“嚓嚓”声外,他暂时还没有发现任何异样。
刘晓增也看见邢骁霏和警卫默默跟在队伍里,警卫扛着机枪,空军少校背着弹匣和机枪脚架,双手戴着黑手套,左手一只勃朗宁,右手拎着一把毛瑟20响。
不过他这把枪,好像并不是那种很拉风的:“二十响金鸡长苗大镜面”。
所谓二十响,是指弹夹容量二十发子弹,长苗,是指枪管长度,长达140毫米,金鸡,是说这枪的板机用黄铜制成,色泽如金,大镜面,是因为侧身没有一点结构曲折,光亮如镜,故名,俏货。
邢少校这把枪,枪身明显紧凑很多,枪管更比长苗短了一大截,大概只有100毫米左右。毛瑟手枪刘晓增见太多了,还真没见过这种款的。
……
全团向前行进了大约三十来分钟,南面和东面各升起了3颗绿色信号弹。
刘晓增心里一喜,这是孙兰峰两个主攻步兵团发出的信号,表示他们已经到达预定山口。即将发起进攻了!
刘团长腾地一下直起身来,大声命令道:“全团都有!上刺刀!从展开队形,转为急速前进。”
随着他的命令传下去,全团近七百支六五式步枪纷纷装上了刺刀,
一营二营三营形成了三堆刺刀丛林,在月光的照耀下,闪着寒光,像一条冰河。
卧阑静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